梅州的客家人从哪里来的

管理员 管理员
阅读(18)
发布于:2024-04-23 11:57:13

梅州客家人的祖先是哪里人(梅州的客家人从哪里来的)

世界客都中国梅州的由来是什么?客家人怎么那么多人的,江西赣州福建龙岩都是客家人吗?

世界客都中国梅州的由来:

在客家人的迁移历史中,梅州是最主要的集散中心,成为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区之一。从集散中心和主要聚居地这两个方面而言,梅州成为客家文化的代表区域之一,被誉为世界的"客都"(广东河源、惠州,福建龙岩 、江西赣州等也是客家主要的聚居区) 。

梅州是客家民系的形成地和聚居地之一,在文化上拥有和保存着典型的客家传统文化。梅县话是全球客家人公认的客家话标准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客家话播音员全部选自梅城或梅县松口镇;梅州百姓的家传服侍仍有汉唐遗风;优美隽永的客家山歌和有"南国牡丹"之誉的广东汉剧蜚声海内外;还有风味独具、色味俱佳的客家美食。所有这些,使梅州成为集"客家"之大成者,故有"世界客都"之称 。

1989年"世界客属联谊大会"及1994年"世界客属第十二届恳亲大会"先后在梅州召开。在第十二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上,梅州被尊称为"世界客都",成为维系全球客家人情感认同和文化根基的精神家园 。

中国客家博物馆落户梅州为世界客都成就了又一个圆满,而世界客都也将继续绸缪客家文化的大盛。

梅州地区管辖(梅江区、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丰顺县、大埔县、平远县、蕉岭县2区1市5县)。

二、福建龙岩 、江西赣州等也是客家主要的聚居区,但不全是客家人。

梅州客家人来源以哪里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聚居在广东梅州、河源、惠阳等县江西、四川、广西、湖南、台湾、海南、福建部分地区,分布约120馀县。先世居黄河流域,西晋末年(4世纪初)、唐代后期(9世纪末)因战乱大批南下。1270年代南宋灭亡后又迁至赣、闽、粤等地。自称「客家」或「来人」,以区别於本地人。客家话是汉语方言之一,保留较多古汉语音韵。山歌别具风格。客家人在聚居地区保持自己习俗传统,妇女均天足,参加劳动生产,不受封建陋习约束,勇於进取。近代,太平天国之乱失败后,不少客家人被迫分散在更广阔的地区,有的转徙台湾、香港,或侨居南洋一带。

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说和客家混血说。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说则认为“客家共同体,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数流落于这一地区的中原人”。从两宋开始,中原汉民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客家三州” 为 嘉应州、赣州、汀州。

梅州的客家人是从哪里迁入?

客家人,又称为河洛郎

客家人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

客家先祖原本居住在北方,后来搬迁到江南,分住赣、粤、闽、湘、台、琼诸省,并逐渐散及国外,漫布全球

从两宋开始,中原汉民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

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广东梅州刘姓客家人的祖先是谁?

《潮梅刘氏族谱》:“铁三郎公,号念五郎,妣程氏,移居四川保宁县。”像这样的记录,各姓的族谱还可以找到不少,这里只能摘录一些,以示例证。

清王朝建立之初,由于四川连年战乱、灾荒、瘟疫,致人烟稀少,生产凋蔽。清政府遂采取“实川迁移”的办法,下令移湖广(今湖北、湖南两省)人民入川。其时居住在粤东地区的客家人由于人口膨胀也跟随湖广人入川。自此以后,粤东部分客家人开始陆陆续续向四川迁移。当然迁入四川的粤人,除梅县地区之客家人外,亦有其它地方如粤北、闽南地区的客家人。四川向称天府之国,在自然经济年代,在那里谋生较易。入川后,皆能安居劳作,繁衍生息。关于梅州地区客家人迁川之史实,我们能在残存的古籍谱谍中找到其记录。下面就

引一些族谱记录,予以证明。清雍正年间,政府在今梅州地区置嘉应直隶州,下辖当今之梅县、兴宁、五华、平远、蕉岭五县(称嘉应五属,后来又划入大埔,遂称嘉应六属。丰顺是解放后才划入的)。嘉应州今称梅州市。

五华县:五华《李氏族谱》:“十二世祖君茂公,妣严安人,生四子:秀荣秀华秀清秀锦。三房(秀清)裔孙移居西蜀”。“十三世祖秀锦公,妣谢安人,生二子:先闻先闱。两房子孙移居西蜀”。

五华《巍氏族谱》:十二世庭槐公,十三世昆端公,迁四川成都西门街,生八子,于本处(指原籍)葬银牌”。五华《徐氏族谱》:(粘坑明谨公房)“第七世祖达省公三子德尊,康熙五十八年己巳岁,迁四川泸州杉丁市坝。”又(粘坑明谅公房) “第九世捷相四子捷远移居四川,(捷远)子:“仪(之)长子敬行,雍正五年,移居四川顺庆府邻水县徐家坝。

平远县:据平远县吴敬轩教授撰写的《两亲六一双寿恭述》一文中说:“清初他省移民入蜀,相望于道。吾族健者,亦多驱车入蜀。至道咸间,居成都邑温江、新繁、郫、灌、崇宁等处。所云川西坝者已数世矣。”又另一文《吴氏源流考》:“吴吉甫公长子五四郎长孙六四郎生下九子,五(子)念五所传平远东石畲脑等处一支吴氏。自乾隆以至咸,同间,亦多迁移至四川新繁、灌县等地。”

兴宁县:《兴宁曾坑陈氏族谱》:“康乾时,其族人迁居四川的实达八九十丁人。计十一世有绍尧、俊元等十一丁;十二世有卫臣、天锡等三十一丁;十三世有国兴、德林等三十六丁;十四世有振绪、庚粹等十一丁。其各丁随行子女妻妾,尚不在内。” 《兴宁东门罗氏族谱·宗支谱》:左一房昱公系:“(二十一世)侨寿,移居四川涪州石家沱,后裔繁盛。”又“(二十一世)福寿移居四川涪州石家沱。”

《潮梅刘氏族谱》:“铁三郎公,号念五郎,妣程氏,移居四川保宁县。”像这样的记录,各姓的族谱还可以找到不少,这里只能摘录一些,以示例证。

我们再看看四川客家人所撰写的族谱中,有关其宗族来源的记录。他们以怀念祖先的心情,写下了他们先祖迁蜀之详情。四川新都《陈氏族谱》:“孙等不揣谫陋,将祖父迁居事业,纂修一二。……自粤省兴宁,移迁川蜀桂湖新都县。……第十一世祖俊元,字子进;元配罗氏,生二子:佐臣、佑臣;继娶何氏生仪臣、信臣。子进带家眷于康熙六十年辛丑岁正月二十六日,在老余窝屋起程,移居上川住。子进自己又于雍正三年乙巳岁回来,冬月内到老余窝;有男罗氏生佐臣、佑臣,于雍正丙年岁三月十六日一齐同移上川住。十一世祖俊垣,字焕章。于雍正四年丙午岁正月二十八日,带家眷在榕树塘屋起程,移居四川。第十一世祖俊巍,字子铎,于康熙六十年辛丑岁,正月十八日,在榕树塘屋起程,带家眷移居上川。”四川《张氏族谱》(现存成都市龙泉区山泉乡张隆司家):“更推乎近代,迨我始祖资公由闽迁粤,都于长乐。”(今广东五华县)。

四川《黄姓谱序》(手抄本,现存西昌县南宁区黄联乡黄永儒家):“城公自江西省南丰府转迁赣州府瑞金县葛藤都立业,以后迁梅州……龙川……揭阳石坑……长乐沙坪。于乾隆二十三年正月初八起身,迁移四川省宁远府西昌县黄莲陂大中坝立业。”下面再引一些有名望的社会学家、学者的有关叙述:著名英籍华裔作家

韩素音在她所著的《伤残的树》中,就有如此述说:“我的祖先姓周,来自广东省梅县。……我的祖先

在十五世纪时定居梅县,移居四川大概是1682年到1710年之间,第一代祖先。

那个小商贩到四川后,就改行种田,先是当雇工,后来成了一个小佃农。那是在成都以西郫县。”曾任蓝田师范学院教授的社会家罗荣宗先生撰述:“先世居兴宁下乌池,……十一世启岐公,遂迁蜀,初家泸州衣锦乡新桥头。至十五世彰公,于道光二十二年,复由泸州徙居荣昌安富镇,子孙在此聚族而居……至今仍保持客家语言,子女婚姻。亦以客家人为对象,生活习惯,尚有客家人的意味。”根据史料,四川的客家人,多数是由广东迁去的,而从嘉应州迁去的为数不少;仪陇客家人多来自粤北,威远客家人来自粤东之龙川(黄姓、崔姓)和五华(周姓),成都市郊客家人,来自兴宁、梅县和五华等县。(以上均指一部分,非指全部)据客家研究专家罗香林教授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之调查统计可知,四川无纯客住县,但非纯客住县有:涪陵、巴县、荣昌、隆昌、泸县、内江、资中、新都、成都、华阳、新繁、灌县、郫县等。这些县的客家人多数是由梅州地区迁去的。当然,肯定其他县亦有客家人的居民点,不过,手边没有具体资料,不便妄述。

末了,我把几年前在四川的一次邂逅写在下面以作本文的结束。1997年初夏,偕妻游罢四川峨嵋、乐山大佛后,回到成都小息几天,拟到重庆作三峡游。在成都,利用片暇之时,在住地附近转悠,看看当地风土人情,吃些地方风味小吃,我俩一路操着客家话边说边走。在一商铺前,一老者忽前来用很地道纯正的兴邑客语与我交谈。听到乡音,分外亲切且惊奇。问及何方人士,答成都人,再问其几时到成都,仍能保持此地道的兴邑客语。答其“公白”(曾祖),“公太”(高祖)落居于成都六七代了。言谈中知其所居之地为一客家居民点。人们在家操客语,在外则操川语。日常饮食仍喜欢客家酿豆腐,红焖猪肉等等。据他说,他的阿公(祖父)曾进过,他们的祖上是由兴宁坭陂迁去的,到他父亲这一代就没回过兴宁祖居地了。祖屋向东向西,小地名为何也不知了。由于我们与他只是旅途偶遇,浮萍相逢,没作进一步详细长谈。但已足使我难于忘怀了。

返韶后,查阅自己多年积累之资料,遂成此文。

梅州人为什么称为客家人?

“客家”说法起源于广东四邑地区,是当时(清朝)四邑族群对粤东地区(亦称惠潮来民)迁来的族群的一个称谓

旧时,南方客家地区的长者一辈都自称福广人、岭东人或者循州人、嘉应人、汀州人、韶州人、虔州人,或者直接以当地县名为名

“客家”一词后来由于罗香林的客家学说而广为人知,并逐渐成为族群名称,不少人开始欣然受之,自称客家人,但至今仍有不少地区不清楚这个称谓

最早研究记载客家问题(客家源流)的是清朝惠州府和平人徐旭曾,他的《丰湖札记》撰于清嘉庆乙亥二十年(1815),实为系统论述客家问题第一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徐旭曾在《丰湖杂记》中对客家的界定和论述

徐旭曾主张客家南迁自宋元时期一说;力陈客家与中原汉族的源流关系,对客家的忠义勤俭、诗书传家、耕读尚武等都作了奠基性的描述,要言不繁,却极具纲领性

梅州客家人的祖先是哪里的?

最开始可以追溯到河北人的南迁,,,

梅州市为什么说是客家人?客家人是怎么来的?现在属于客家人有多少人口?

现在生活在中国大陆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总人口达7000万以上,占汉族人口的5%。在国外,客家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东亚的日本、朝鲜,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巴西,欧洲的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和奥地利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1000万之众。客家先民主要来自中原汉族。而客家民系形成的过程中,又不断融化吸收畲、瑶、蛋、木客等南方少数族群壮大了客家队伍。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 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 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

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先是唐朝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致使闽赣边一带人口激增。

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四川的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由“湖广填四川”。

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除以上6次大规模的南迁外,中原汉人也有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迁者,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成为客家人,他们中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

大埔万福寺建于唐太和八年(834,时属潮州)

河洛郞另有所指

现在我们所说的“河洛郞”,并不等于客家人,这一点是需要注意的!现在人们常说的“河洛郞”是闽南语“Hōk ló láng”一词的音译,其本字是“河佬人”(参阅“漳州话”、“河洛人”、“河洛语”词条)。 清末嘉应州人黄遵宪在《梅水诗传·序》中说:“嘉应一州,占籍者十之九为客家。此客人者,来自河洛,由闽入粤,传世三十,历年七百。”按黄遵宪的说法,嘉应州自清雍正十一年(1733)立州,从嘉应立州之始追溯,客家人已经在嘉应之地定居超过700年,已经延续了三十世嗣,是大约公元1000年前后(北宋时期)南迁到嘉应之地的。而放眼珠三角许多被归类为广府方言系的居民,至廿一世纪之初仍未有传下三十代孙嗣,可见客家人在岭南定居的时间并不比广府系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就是:客家人不可能全部都来自河洛地区,黄遵宪所谓“来自河洛,由闽入粤”必然只是对其中一部分的概述,而不可能是指全体客家人。黄遵宪《梅水诗传·序》对嘉应州居民来源的描写,可能只是以他本人的家族迁徙史为基础。 另外,在黄遵宪的《乙亥杂诗》中也提到:“荜路挑弧展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这就再一次证明了客家人不会全部都来自河洛,因为其中不少客家人定居岭南已经超过1000年。 大埔县万福寺始建于唐文宗太和八年(834),至二○一四年已经超过1180年。

罗孟郊(1091~1153)号休休, 循州兴宁县刁坊镇罗坝村人。北宋宣和年间探花,授职谏议大夫、翰林院学士。据明朝祝枝山编《正德兴宁县志》记载,宋谏议大夫、翰林学士、探花罗孟郊童年时,在神光山南麓贵人峰的小庙里读书。常在池边习书,洗砚池中,其水尽黑。罗孟郊考中探花之后,乡人便扩建这座小庙,并定名为墨池寺。罗孟郊生于北宋初的循州兴宁县,断然不可能是北宋才从中原南迁而来,自是唐代以前便已定居于此。

夏越融合而成

有关客家的起源存在多种说法,主要的有客家中原说和客家土著说。客家中原说认为客家主体构成为来自中原的移民,而客家土著说则认为“客家共同体,是南迁汉人与闽粤赣三角地区的古越族移民混化以后产生的共同体,其主体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古越族人民,而不是少数流落于这一地区的中原人”。从两宋开始,中原汉民大举南迁,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最终形成相对成熟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客家民系。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编辑本段分布概况

一般认为客家大本营是指“客家四州”,包括惠州、梅州、赣州、汀州。客家州府于清代而言是指:嘉应州、惠州府、韶州府、赣州府、南安府、宁都州、汀州府、龙岩州(合计八州府)。客家州府于宋代而言是指:循州、梅州、汀州、虔州、惠州、韶州(合计六州)。在清代八个客家居住的州、府之中,以惠州府、赣州府、汀州府、嘉应州四处为客家大本营,也就是“客家四州”! 惠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的缚娄国。缚娄国都在今博罗县境内,国境范围包括珠江口东岸的增江流域(增城/龙门)、东江流域(深圳/东莞/惠州/新丰/河源)、韩江流域(汕尾/梅州/潮州/揭阳/汕头/福建龙岩),最东到达福建九龙江流域(漳州/厦门)。缚娄国于秦末为赵佗所灭,其滨海之民被迁入东部山区,成为今天客家人的南方来源之一,相传缚娄人与楚国有关联。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统一岭南,以缚娄之地设傅罗县、龙川县,缚娄国灭亡之后(西汉初年)缚娄国东部增设揭阳县,或分封给南武侯、海阳齐信侯建立诸侯国。其中揭阳县于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建县,其地大致在今梅州一带;海阳国大致在今潮州/揭阳/汕头/福建漳州一带;南武国大致在今福建龙岩一带;其余仍属傅罗县、龙川县管辖。 东晋咸和元年(326),析南海郡东部置东官郡。范围包括今中山、珠海、增城、东莞、深圳、香港、惠州、河源、梅州、潮州、汕头、揭阳、汕尾、漳州等地。东官郡的建立,标志着这一区域的中原移民增多,成为重要的客家先民(中原移民)定居地。东晋安帝义熙九年(413),东官郡东部析出设义安郡,治所在海阳县(今潮州市),增设义招县(今梅州市)。 隋开皇十年(590)合并梁化郡、义安郡、始兴郡(今韶关市)、东官郡,置循州,是惠州最早的“州”级行政建置。南汉乾亨元年(917)循州移治龙川县,辖龙川、兴宁、程乡三县,增设齐昌府,归善县改为祯州。南汉乾和三年(945)程乡县升置敬州。宋天禧四年(1020)三月,避太子赵祯讳,改为惠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循州并入惠州府,初辖归善、博罗、东莞、增城、河源、龙川、兴宁、长乐(五华)、海丰、程乡十县,后东莞、增城两县划属广州府,程乡县划属潮州府,又增设长宁(新丰)、永安(紫金)、和平、连平四县。 汀州的历史源于新罗县,新罗县又为缚娄国的一脉。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封织为南武侯建立南海国,亦称南武国。西晋太康三年(282)设新罗县,其地恰恰相当于今龙岩市全境。唐开元二十四年(736)置州于新罗口,因境内有长汀溪,取名汀州,辖境最大时包括今龙岩市全境(包括市区和漳平)和三明市的市区、永安、沙县、明溪、宁化、清流等。但三明市管辖的原汀州府县域的历史与南武国、新罗县均没有关联,宁化、清流源于古将乐县。编辑本段客家土楼

梅州客家土楼

说到客家最著名的就是他们的土楼了,如果你在网上搜索客家,会同时出现很多关于土楼的条目。如果你是集邮爱好者的话,你应该注意到了中国民居邮票里的福建民居之中有张便是客家的土楼。由于客家人居住的大多是偏僻的山区或深山密林之中,当时不但建筑材料匮乏,豺狼虎豹、盗贼嘈杂,加上惧怕当地人的袭扰,客家人便营造像土楼似的“抵御性”城堡式建筑住宅。在福建,土楼分方形土楼和圆形土楼两种,而圆楼相对少见。 关于土楼的一个笑话估计大家还有印象:据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间谍卫星对中国进行拍照侦察,惊讶地发现在我国福建省的山区里分布着很多的不明大型建筑,或圆或方,经过分析认为是“导弹发射基地”,中国的军事实力不可小觑。直到中美建交后,美国人才知道那些所谓的“导弹发射基地”实际上是客家典型的民居——土楼。编辑本段客家渊源

客家是中国汉族的一个庞大的民系共同体,形成历史悠久,人数众多,根据资料显示,客家人现有总人数5500万,其中中国约4500万,在海外客家人当中,大多数居住在亚洲的一些国家,其中马来西亚约125万、印度尼西亚约400万、泰国约50万、越南约30万、新加坡20万、缅甸10万……其他分布在美洲、欧洲、澳洲等地。 客家先民,系来自中原。是历代因战乱从中原大规模直接迁徙而至,或辗转迁入,或官宦、贬谪、经商等原因而落居。其先民迁徙有以下几个时期: (一)秦汉统一中国,中原移民开始南下。 1、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军六十万灭楚“南征 百越之君”,集结余干之水的秦军,于公元前221年置闽中郡后,即分兵南下,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一百五十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 2、秦始皇三十三年,五十万人守五岭,即赵佗“将卒以戍越”。由是观之,闽粤赣边有两支秦军屯戍,一戍南野之界,一戍揭岭。 3、秦始皇三十四年,赵佗又在隔河二里筑城以控武水,筑万人城于中宿浈山。赵佗又在龙川筑城居之。这批筑城者人数不详,但同期徙往北方边郡筑城可考者,少者三万户,多者五万户。 4、秦始皇三十六年,估计秦驻闽粤赣边之戍徙民约占当地人口三分之一以上。 5、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5年),又大批中原士卒南戍岭南,分驻于郡县及军事要冲。 6、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闽中及揭阳(潮、梅古为闽越地)的闽越人都搬走了,是地只留下秦中县徙民的后裔。这说明自此起,闽粤赣边居民是以中原移民为主体。 (二)汉末建安至东晋永嘉之际,中原人民避难,有一部分人迁入闽粤赣边区。 东汉末年,中原人民避难入交州,曾掀起一次高潮,南迁主要由海道而来。 南北朝时,南北对峙,中原人民又一次大规模南迁,迁移人口约96万,大部分稳定在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入江西赣南,部分又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边州县。 永嘉之际,中原士族流入福建者众。 (三)唐代安史之乱,战祸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中原人民大量南逃。 (四)唐末黄巢起义,中原人民避难者又大批逃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唐末至宋、闽赣边人口激增。 (五)宋南渡与宋末再有大批中原人民逃难至粤中与闽粤赣边地区。 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杭、秀、苏、常、湖、即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而且是大部分随隆 皇太沿走洪、吉、虔州,皇太回临安。这些士民没有随太后的条件,又势不能北返,因而一部分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一部分由虔州入汀州。一部分滞留赣南各县。 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江浙及江西大量宋民,一路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六)除以上所述因战乱大规模南迁外,中原人民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来,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者。

您可能喜欢以下文章
Copyright 锦义诚常识
备案号: 桂ICP备2024019303号